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到2035年燃油车全部改为混动?_百度知...
1、日产的快速新能源化,也是为了追赶上国内的潮流。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0》的规划,到2025年,纯电动及混动汽车年销量占汽车总销量15%-25%。如果按照中国汽车市场年销量2500万辆计算,纯电动及混动汽车年销量将在2025年达到375万-625万辆的水平。2019年我国新能源市场销量为120万辆。
2、年10月2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0》(以下简称“路线图0”)正式发布,此次路线图0所带来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全面电驱动化”以此为基础,未来汽车产品将主要由两类构成:纯电动和混合动力。
3、如下所示,定义为WLTC工况下总体目标6=8=0,混动3=5L和0L,也就是说短期内鼓励车企在混动领域投资,在15年内到2035年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销量各占50%,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和禁燃这个词完全脱开。按照这个路线图的设计考虑,混动的燃油车存续可能还要持续很长的时间。
4、因此,新能源将成为未来汽车发展技术路线的主要核心,基于此,我们总结出《节能与新能源技术路线图0》以下几个重点:节能汽车方面:到2035年新车平均油耗乘用车(含新能源)达到2L/100Km;传统能源汽车(不含新能源汽车)4L/100Km;混动动力乘用车4L/100Km。
5、年乘用车新车油耗降到7L/100km,新车全部要为混动,新能源汽车占总销量的50%以上。”对此,王瑞平分析称:“新路线图与0版本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未来混合动力汽车将迎来跳跃性增长。
6、路线图0提出,到2035年,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各占50%,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商用车实现氢动力转型,各类网联式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在国内广泛运行,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深度融合。
热电冷联供系统燃气热电冷三联供的主要方式
国家发改委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定义指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是利用天然气为燃料,通过冷热电三联供等方式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在70%以上,并在负荷中心就近实现能源供应的现代能源供应方式,是天然气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式。
其中天然气是一种高热值的洁净能源。它不但储量丰富而且环保,因此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将会受到人们的青睐。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燃气热电冷联产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对不同品质的能量进行阶梯利用。温度比较高的,具有较大可用能的热能用来发电,而温度较低的低品位热能则用来供热或制冷。
尤其是“十三五”计划期间,国家积极提升天然气消耗比重,为三联供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对于三联供系统,社会上存在一些误解和争议。江亿院士在“清华大学建筑节能学术周”上的报告被某媒体断章取义地解读为“应尽快停止发展燃气热电联供和冷热电三联供”。
在热能与电能需求平衡时,热电联产是最具经济性的。燃气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在减少碳排放和污染物质排放方面具有潜力。专家估计,将现有建筑实施比例从4%提升至8%,到2020年可减少30%的CO2排放,有助于环境保护。
重点能耗企业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行有嘉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系统建设方案是面向企业用户的能源管理平台需求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通过数据分析,衡量和优化设备能源利用效率,识别高能耗设备或时段,制定针对性的节能措施。生产优化:发现并利用潜在的效率提升点,如调整生产流程、优化设备配置等,以提升整体生产效益。电能质量管理:监控电力参数,确保电能质量标准,减少因电能质量问题导致的电气故障,降低维护成本。
工厂能耗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在于采用工业自动化、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构建一套完整的管理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包括计量层的仪表安装、传输层的ANet网关,以及服务层的数据存储和用户访问接口,最后是展示层的访问平台和手机APP,提供实时能耗监控和详细数据分析功能。
完成能耗在线监测系统与省市级平台对接,满足国家《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提高企业用能过程的管理,节能减排,实现能耗计量的科学化管理。建立节能减排理念,形成节能减排的自律机制。培养能耗管理方面人才,或者引进能耗管理师,为能耗管理提供有效保障。
电能质量管理:监控电力参数,确保电能质量标准,减少电气故障成本。设计上,方案考虑了监测点选择,如配电室、设备端、配电柜和控制柜等,以及系统架构,包括感知层(DTSD3366/XL电能表)、网络层(LoRa无线传输和XLSCADA能耗监控平台)和平台层(数据处理、智能预警、可视化展示和权限管理)。